產品中心
詳細內容
一直以來,說起廢舊家電拆解和處理,人們第一個想法就是那成堆的破舊電器,遍地垃圾般的元件,還有那工人敲破外殼的捶打聲……
中國是家電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們制造全球超過1/3的家電,其中28種家電數量全球居首。但是國內的廢舊家電再回收和處理水平一直處于比較落后,甚至于可以說是原始的水平,拆解水平低下,而缺乏相關的市場體系,雖然遍地廢舊家電,但是拆解企業不賺錢,民間土法拆解污染環境帶來的種種問題一直困擾著。
不過,2012年的一些相關政策給了廢舊家電處理的行業和相關企業一些希望。家電以舊換新的接續政策有望在6~7月份出臺,不過政策補貼的著眼點主要不是放在刺激消費上,而是轉向扶持廢棄電子產品的拆解企業。如果補貼方案獲得批準,拆解企業最多能享受到85元/臺的資金補助,對于生產企業來說,利空的消息是要承擔廢舊家電的處理費用,利好的消息則是費用標準有所降低。
遲遲未到補貼政策
其實,2011年底結束的“以舊換新”政策,在轟轟烈烈的實施過程中,很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同時,也給眾多的廢舊家電產品找到了“婆家”。只是在這風光背后,很少有人去關心這些廢舊家電的最終去處,而政策的退出也讓相關市場打回原形。
其實早在一年多前,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下稱《條例》已從2011年1月1日開始實施,《條例》明確,電視機、空調、電冰箱、洗衣機、微型計算機共5類產品將會成為首批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正規回收拆解的產品,生產企業將主要承擔處理費用。
不過,與此相反是,對于如何承擔費用、補貼多少等等配套的配套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卻遲遲未能出來,讓前面所說的《條例》無法參照實行。
而今《辦法》已經幾易其稿,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具體收費標準和補貼標準。
補貼細則助力拆解良性發展
從目前透露的方案來看,補貼對象為擁有拆解廢棄家電資質的處理企業,標準為:電視機85元/臺、冰箱80元/臺、洗衣機35元/臺、空調35元/臺、電腦85元/臺。
如果補貼能夠落地,將對拆解企業的業績形成實質性的利好。有拆解企業人士這樣計算:以一臺廢舊27英寸電視機為例,收購價約為70元,拆解后廢舊品可賣約60元,加上每臺20元的拆解成本,企業虧損約為30元左右。如果補助85元,企業可掙50多元。
不過若按上述標準,這五類家電產品的廠家,一年繳納的廢舊電子回收處理基金將達到約20億~30億元。“如果按照上述標準來承擔廢舊空調的處理費用,我們大概估算了一下,一年將增加3億元左右的支出”,美的制冷家電集團中國事業本部副總裁王金亮對在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稱。
雖然目前詳細的細則尚未正式公布,但是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有望在年中實施,相關政策的指導有利于整個家電回收和處理相關行業的良性化發展,對于整個行業而言還是一件利好的事情。只是在整個費用的分攤過程中,如何平衡各方承擔比例還需要很長一個磨合的過程。